2004年11月7日 星期日

[研究] The Structuralist Paradigm




Summary:

古典結構主義者,分析對於在1949到1960年代中期,拉丁美洲的未開發與開發的原因,其觀點大致如下:

重要的結構特徵:

◎部門的產出、就業、資本儲存的構成。

◎經濟制度與農業體系。

◎前述的供給;需求彈性的連接影響。

未開發經濟的結構特徵:

◎傳統龐大的農業部門,使用低層技術;現代部門使用進步的科技。

◎現代部門,也就是主要生產出口的產業通常建立在外國資本上。

◎現代部門是開度開放性的,大部份是出口的,也需要資金、設備、製造商品的進口。

◎未開發經濟體無法製造現代部門所需的資本財。

◎現代部門的勞動力佔全體勞動力的很小部分。

◎無法對於傳統的貨幣控製手段進行有效的反應。

◎通常有高度人口成長率。

政策建議就是要找出可以乾預,並透過進口替代的促進,來幫助私人生產者改變這些結構特性。

主要的政策工具是關稅和總量,外國資本是受歡迎的,並且被視為潛在的金融與技術的提供者。

認為未開發國家沒有辦法複製工業化國家的道路。

工業化國家宣稱,未開發國家可以透過開放市場和金融援助,來減輕國外交易的缺失。

新馬克思主義者則從國內的政經結構來批評,其認為因為國內政治經濟的既得利益者掌權之故,使得邊陲國家要以完全的資本主義市場來達成發展是不可能的。而從跨國企業的投資當中看到,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的停滯,也是結構主義受到攻擊的地方。拉丁美洲的結構主義全盛期已過去,但是這學派並未終結,畢竟這仍是一個分析總體經濟的理性的途徑。

大眾通常也接受了發展可以經過初步的進口替代,過渡到輕製造業,然後營造出一個足夠規模的市場,才可以生產中間財和資本財。結構主義對於發展經濟學家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不過結構主義在思考上也做了兩個調整:一、正視國外私人投資和其衝擊的現象;二、正視在第三世界國家中,不​​平等的惡化以及絕對貧窮的增加的問題。

Reflection:

基本上我個人相當欣賞結構主義,這一套分析方法與思考邏輯在許多地方都能派上用場。雖然結構主義的典範是出自於國際經濟體系的總體分析,是想要對抗資本主義的比較利益法則。而也有許多沒有顧及到的缺失,但還是不掩其光芒。

記得我在大三時讀過一篇有關匈牙利改革開放的文章,一樣是未開發國家,但是卻有著不一樣的結果,個人認為和政經體制的發展有相當關係。因為匈牙利原本是共產國家,所以其首要的工作是將共黨既得利益者的力量,疏導進市場機制當中,對於政權穩定性的維持也相當的重要。而拉丁美洲多半是軍人專政和文人政權之間的交替動蕩,對於政權穩定就相當困難。前共產國家或許是因為窮慣了,但是拉丁美洲國家曾有過相當的榮景,由奢入儉難,要提高人民的儲蓄率和投資率通常是各國傷腦筋的地方。這多少跟民族性也有關係。

單看經濟而言,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這兩大工具是相當重要的。未開發國家對於這兩大工具的掌握多半不佳,當然,這跟本身的政經體制,甚至是文化習慣脫不了關係。通貨膨脹是各國常遇到的問題,以貨幣學家而言,解決方法就是貶值、升息等緊縮政策。但是實行貨幣緊縮就會使得投資萎縮,不利進口。結構主義者認為就算貶值有利出口好了,但是出口的生產線都在國外資本的手裡,那貶值所得的利益都又被外國人拿走的。但是能不貶值嗎?因此我們就會想到扶持本地資本這方面,誰知各國的本地資本都不爭氣呢!

通貨膨脹的問題若不處理好,很容易就會引起國內政治局勢的不安。在社會福利體係不健全的情況下,馬上就會有群眾走上街頭抗議了。先進國家對於通貨膨脹的問題也是小心翼翼,更何況是未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

相較於拉丁美洲的這些案例,我對於日後的東亞發展經驗感到期待。因為讀起來一定是覺得相當的具有優越感。雖然講難聽一點,發展中國家都是撿別人吃剩的來溫飽,但是在比較利益法則主導之下的國際分工是相當具有影響力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