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作者是以1997和1998年間的亞洲金融風暴作為本文的背景,談論到的國家主要是泰國、印尼、馬來西亞,也就所謂的SEA-3,以及台灣和南韓。作者認為在東亞不論是實際的金融破產、理論的破產,同時也是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無能力解決國家發展的問題。
對於東亞的經濟奇蹟以及其之所以快速發展的爭論當中,主流的兩派是新自由主義者和持相對立場的結構制度論者。新自由派的觀點受到IMF和World Bank與美國政府,以及多數的經濟學家的擁護。而結構制度論者是較少數的,則是受到某些日本人和區域政府官方的支持,強調政府政策在促進新產業和比較利益的轉型上面的正面地位,在台灣和南韓的經驗著墨甚多。認為政府的調控有利於產業轉型。
不過兩派的人都認為東亞的經濟成就,表示第三世界是可能從邊陲走到核心中的。作者認為這兩派看法,變得很相似,特別在蘇聯垮台之後,都任為只有資本主義這一條路可以走(TINA)。
而作者批評TINA的空洞化與經濟決定論,藏著反社會,反人類發展的意涵。東亞危機使得TINA變成THIS,助長了尋找非資本主義者的替代道路,透過群眾運動,反對資本與國家把危機的成本加諸到工人和社群上面。
在本文中,有兩段批評和摘要新自由派對東亞危機的解釋和反應。重點擺在更高度的經濟自由化和政策規範。新自由派認為腐敗和不適當的金融管制是危機的原因。作者認為新自由派是自相矛頓,因為他們把同樣的因素當成失敗與成功的原因,讓人抓不到重點。對於結構主義的批評上面,作者認為他們有認知到對於發展的計畫是歡迎的,但沒有認知到在內部產生的自由化的壓力,使得可用的途徑遭受到破壞。他們和新自由派一樣,不重視不平均的發展和過度生產的問題。簡言之,兩派都忽略了資本主義者在國內和全球的成功的自我設限的角色。
作者的結論在於社會主義的發展觀點,對於工人和社群而言,切合其社會、經濟、政治的需求。作者相信對於發展的一個新的途徑,是立基於工人、社群的能力、團結以及社會、生態學上的支持性,這是可以從存在於東亞之中的,逐漸反對人類市場化當中鍛造出來的。
Reflection:
作者認為東亞危機顯示出理論與實際的破產,因為全球資本主義體系逐漸無法適應國家的發展。由於東亞國家想保有國際競爭力,因此使得工人階級生活水準低於國際標準。我認為他在這方面陷入了階級鬥爭的迷思,因為發展中國家一開始並沒有高素質的勞力,也沒有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產業,因此只得從勞力密集的地方開始。對於資本主義逐漸依賴社會主義的政策,兩派主流觀點都無法有效的回應,作者批兩派都暗示著階級的剝削利用在發展成功當中的角色是重要的。不過作者也認知到在第三世界工業化的狀況下,結構論者堅持國家幹預主義的重要性。南韓和台灣確實指出了一條替代道路,市場力量和比較利益也是需要服膺於有意識的計畫決策。在這部分我認為作者講的不錯,或許是因為他在誇讚我們的國家的關係。
不過他認為南韓的危機不是在於社會經濟計畫的危機,而是在於威權主義者的計畫,服膺於資本主義者的利益積累之下。他認為者也是結構主義者的發展理論的危機。作者認為需要更多的製度、結構的改變,對於創造更加民主的環境是必要的,例如以工人和社群為重的經濟體系。我在大三時也讀過分析韓國政商關係的文章,他們的政商勾結關係比台灣嚴重得多了,因為企業太大,僱員太多,所以一旦倒閉,就會成為社會的負擔,所以企業對於政府大肆借貸,並且給予回扣,銀行呆帳率居高不下,企業都是高負債比的,整個國家就都被這些商人給綁住了,而工人的權益也不被重視,造成南韓工人運動比台灣還盛行。
作者對於工人和社群能夠創造一個更好的經濟體係是有信心的,但是我看不到作者在這方面有什麼理論的貢獻,而只是一味的批評新自由派和結構制度論者罷了。當然他也承認這是一個找尋的過程,他認為要支持在亞洲的爭論和掙扎的學習。他還提出了所謂新的代理民主架構(new representative-democratic structure)的需要,不論是在地方的、國家的、區域的、全球的層次,才可以使一個可行的社會主義體系取代資本主義。但是他沒有多加解釋,他只是說了透過結合企業、部門中的工人控制系統,來發展社會經濟觀點。真實的運動勝過於計畫。
我認為作者在本篇寫到最適合台灣反省的地方就是第四頁的第一段第三行開始,對於台灣真的是一針見血。政府太過重視某些重產業,而忽略了國家發展的基礎工程的重要性時,這國家是不可能永續經營的,這也是為什麼要堅持教科文預算不能低於15%的原因。在位者真的不可不慎。但我認為作者沒有把他所想像的方向描述出來,也感到不滿意,究竟工人和社群對於新的經濟體系的創造能有什麼貢獻?還是他只是希望政府多多照顧這些勞動階級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