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研究] 大陸智庫影響政策制定

http://www.waou.com.mo/detail.asp?id=42806

大陸智庫影響政策制定

胡錦濤當家後,智庫開始受到重視,特別在對台政策這一方面,大陸智庫更行細密、務實,並積極加強與台灣各界的交流。大陸智庫學者透過台灣各大學或機構邀訪,多以學術交流明義來台交換意見,和台灣藍綠政壇都有頻繁的接觸,與國民黨智庫定期、常態性的做雙方接觸,和國民黨政治人物也都有良好的互動和溝通管道;至於民進黨,除了智庫與智庫間的對話,大陸方面也和綠營人士持續許多不甚公開的邀請與會晤。台灣研究漸漸走出象牙塔,成為活的學問。



辛旗提兩岸「過渡階段」的概念

強調統一須循序漸進

大陸智庫體制龐大數量繁多,可惜的是,幾個大型智庫雖然核心卻不獨立,一致對外的僵化,導致「智庫」在中國,失去了它應有的活力與專業。真正的國家智庫,除了建言批評,甚至可以發揮影響施政,調整決策的功能,反觀大陸眾多智庫,如果祇甘於做政府決策的鸚鵡,縱然在國內一呼百諾,也祇是虛幻的罐頭掌聲而已。但是面對大陸智庫不斷以龐大的經費投入,不斷爭取優秀新進人才,加上不斷與國際智庫交流,殊值台灣深自警惕。

相較政治經濟方面,中共軍方甚少對外表達意見,其中,解放軍少將辛旗所在的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有相當程度的發言權。

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是沈衛平,常務副會長是辛旗。辛旗是滿人,去年十月剛升解放軍陸軍少將,屬於中共「五零」後的新將領集團。做為軍方智囊,辛旗曾多次訪台,一九九四年還應政治大學之邀,擔任三個月的客座教授。

軍方背景使辛旗無意外地堅決反獨,日前數度對台發表措詞強硬的談話,有人將他歸類於「頭號主戰派」,但辛旗過去也提出兩岸「過渡階段」的概念,認為兩岸首重結束敵對狀態,並強調統一須循序漸進,不可忽視「和平發展」過渡時期的重要性;另外,辛旗是少數提及須正視「台灣悲情」的學者,認為台灣數度易主,並經過多種意識形態的摧殘,在談兩岸問題時,應以包容心對待台灣的歷史傷痕。

辛旗也蒐集青銅器,古文造詣頗高,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據傳有時會議開到一半,能突然興起吟詩作對,出對聯、做嵌名詩,是中共政壇少數的才子型人物。

除了各處的智庫機構,中國大陸也有不少以個人研究著名的對台研究學者,如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他主要研究香港《基本法》,和北京大學國際法研究所所長饒戈平等人並稱「新四大護法」,是相較於制定香港《基本法》的老「四大護法」:蕭蔚雲、邵天任、許崇德、吳建墦等人。

黃嘉樹涉台研究創新立論不偏執

藍綠陣營對其評價高

王振民和饒戈平兩人擁有許多共同的特質:年輕、具國際法專業、對港澳關係也有深入瞭解。在反分裂法制定之後,兩岸關係漸漸走向法制化,當中涉及的國際法條例、台灣問題如何法治化、兩岸關係的國際空間等問題,王振民和饒戈平無疑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此外,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嘉樹是公認的兩岸問題專家,黃嘉樹在涉台研究方面多面創新,理論戰略意涵兼備,他曾以雙邊賽局等多種理論分析兩岸問題,立論較為中立。

相較於其他做中央傳聲筒的學者,黃嘉樹立場獨立,不做政策喉舌,不掛靠單位,但依然成為大陸中央極為倚重的智囊,在台灣無論藍綠陣營對其評價都相當高。

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研究區域經濟一體化、東亞區域經濟整合、兩岸經貿問題。在兩岸研究學界裡,曹小衡和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齊名。同時,他身為海研中心特約研究員,帶領的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招收許多台灣學生,並和國台辦關係密切。

中國大陸政治型態特殊,外頭無從瞭解的,從幾個重要、決策體系內智庫領導的動作、發言,當可窺知中共的預定施政走向。中國智庫的學術研究可以說自由也可以說封閉,打著「研究無禁區,宣傳有紀律」的基本原則──研究題材不設限,但要公開發表,都得遵循黨的政治進程腳步。

體制內智庫的作為有規有炬,體制外發言雖不受限制,同時卻也不受重視。如近日前解放軍退役將領羅援對台灣一席「和平分裂」的強硬批評,其實就屬個人意見,因為羅援已經退役自然不能代表軍方發言,但台灣因對大陸涉台智庫的運作與發言代表性不瞭解,常發生胡亂解讀的現象。以目前核心智庫、學者漸趨務實溫和的表現看來,中共當局在這個歷史時間點上,「多看積極面」、不躁進的態度似乎已成為現今的基本對台方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