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人語>:簽署ECFA我們準備好了嗎(杜震華)
2009年11月16日蘋果日報兩岸簽署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有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且即將上桌談判,毫無猶豫、遲疑的時間。這種在時勢逼迫下不得不面對貿易協定的窘境,是令人忐忑不安的。奈何,台灣已虛擲十年光陰,只有倉卒上路了!
如果在貿易協定的簽署上要準備就緒的話,至少要做到幾件事情:其一,是要教育民眾和官員,讓他們充分了解「自由貿易」是對所有參與者有利的事。其二,是要對現有全球的自由貿易協定內涵和趨勢都有充分的理解,以做出最有利的規劃。其三,是要對簽署協定擬定適當策略,才能按部就班地逐步推動。其四,對於貿易協定帶來的產業衝擊要有周詳計劃來加以因應。其五,是要對官方的諮商代表,施加完整的談判訓練。
就教育官民而言,台灣除了在為加入世貿組織,貿易大門必須開放時,曾經告訴民眾必須要和其他國家「公平貿易」以外,幾乎從未努力告訴民眾:自由貿易是對台灣有利的;透過產業調整,專業發展具有「相對優勢」的產業,將帶來更快的經濟成長。而且,彼此開放貿易對台灣這樣的「小型開放經濟」一定會帶來相對更大的獲利。由於理解不足,遇到貿易談判時,官員和民眾都缺乏信心,甚至容易受到煽動!
其次,自由貿易協定雖不是陽光底下的新東西,但卻是在90年代後才大行其道的;其範圍和內涵和傳統的協定有極大差異,國內對它的理解和研究遠遠不足,乃至於新政府上台後要推動簽署CECA或ECFA時,才發現國內的「專家」也大多「專而不精」,和對岸官方擁有五百人以上的智庫相互對照之下,可說是瞠乎其後。
國內談判專家太嫩
再次,就現有的協定看來,對岸對簽署貿易協定一事,有相當高明的規劃,充分顯示出「先易後難、由近到遠」的穩健。我方除了和對岸簽署是基於經濟需要以外,其他的簽署目標(如美、日)可說是高度政治性--「不按經濟規律辦事」的結果,極可能「吃緊弄破碗」,弄得一身腥之後還修不到貿易協定的正果!
接著,貿易協定涉及萬種產品和千種服務,每一項都必須進行深入的成本、價格調查分析,才能判定如何進行自由化和市場開放。我們竟然便宜行事,憑藉著看似複雜,其實過於簡略的「可計算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就去進行談判諮商,除了唬唬不明就裡的行外人外,只會讓行內人冷汗直流!
對於第四點,從推動ECFA迄今半年以上,還沒看到官方提出清楚而令人安心的產業輔導方案,除了反對勢力繼續炒作,支持者也不知如何解圍;行政效率低落可見一斑。
而就第五點而言,我國財經官員不僅在ECFA的談判中要面對身經百戰的北京對手,未來繼續和其他國家談判時也是要面臨經驗豐富的談判高手,而我們負責談判的人員往往是涉世未深、經驗有限的年輕人,能否勝任令人擔憂。
ECFA談判即將上場,我們不禁要問:簽署ECFA,我們準備好了嗎?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